王珩: 中非合作新向度:保护非洲生物多样性

来源:《当代世界》2021年第11期 发布:2021-11-22 23:52

肯尼亚内罗毕,野生动物与高楼大厦相映成趣。(IC Photo图片)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国际交流对话的重要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成为中非合作的新向度。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表的《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指出,要继续支持“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和发展,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展开科研合作。近年来,中非建立了环境合作中心,促进环境技术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机遇,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当前正是推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关键时期,中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新兴领域的合作,既能够进一步丰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又可以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助力。

肯尼亚巴林戈湖国家公园,鸬鹚在树上休息。(IC Photo图片)

中非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中国与非洲在生物多样性合作方面存在广阔的空间与前景。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南非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梅多斯(Michael Meadows)认为,非洲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中国给非洲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援助。如果管理得当,这些资金和技术不仅可以助力非洲经济发展并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能极大推动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一、生物多样性是非洲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与地区减贫有密切关系,尤其对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生物多样性能够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形成维持和支撑地区经济长久发展的生态经济资源。这点在以旅游业和农业为支柱产业的非洲国家尤为明显。如坦桑尼亚萨达尼国家公园在实行红树林采伐禁令后,当地几乎所有阶层都从红树林保护带来的鱼虾捕捞这项长期可持续性产业中获益,从事农业、木炭生产、生态旅游的家庭比例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非洲拥有优渥的自然资源,是全球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极具多样性的生物资源有望给当地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非洲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陆地生物,超过45000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占世界植物遗传物质的25%,但在全球市场销售的1100种天然药物中,来自非洲的仅有83种,占比不足10%。这充分说明,目前非洲动植物相关产业发展程度较低,经济转化潜力仍待挖掘。

二、生物多样性对于保障非洲和全球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非洲长期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从生物多样性角度找到解决思路。粮食安全是非洲社会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保障非洲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19年世界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状况》指出,生物多样性是健康和营养饮食的基础,并且有助于改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力。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使非洲粮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0年《全球热点地区报告》指出,在15个迫切需要关注的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热点地区”中,有10个位于非洲。其中,津巴布韦、南苏丹和萨赫勒中部地区情况最为严重。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则指出,非洲粮食安全的威胁来自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现代粮食种植的基础技术多源于生物多样性,如杂交水稻、抗虫抗病、授粉育种等均依赖丰富的生态物种系统。保护非洲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直接提高非洲的粮食产量,也可间接减少蝗灾、病虫等生物灾害,对降低非洲农业生产风险、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三、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危机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气候变化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自然原因,生物多样性危机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危机。研究表明,生物基因与物种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水、碳、氮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相互作用的改变,进而影响地区或全球气候。由人类工业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非洲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直观的地区之一。例如,在一些非洲国家,气候变暖导致土地沙化,民众饮水困难。牧区的减少导致牧民被迫迁徙,他们与从事种植业的农民争夺土地,并频繁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此外,20世纪60年代,乍得湖流域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哺育近3000万人;到2001年底湖面已不足1500平方公里,湖水面积缩水超过90%。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联合发布的《2019年非洲气候状况》报告指出,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降雨模式改变和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正在威胁非洲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加强非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减缓非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全景图片)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推动疫后非洲经济复苏

对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的非洲国家来说,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一项报告指出,全球一半以上的GDP 依赖生物多样性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尤其是建筑、农业、食品3个关键经济部门。后疫情时期,生物多样性资源将会受到更多关注。一方面,全球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医疗药品产业的投入,对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研究增加,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也会大幅上升,而非洲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旅游业将为非洲经济重启带来持续动力。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统计,非洲是全球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8年有超过6700万人次前往非洲国家旅游,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34亿。在肯尼亚、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基础看,中非自20世纪以来的稳固关系和友好情谊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土壤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和非洲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有广泛的共同目标和利益,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推动力量。从现实动力看,生物多样性缺失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非双方需要合作应对的重要挑战。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体系不断完善,为改善非洲乃至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从未来愿景看,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新兴的合作方向,中非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符合双方发展的现实需求与长远利益,是深化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是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8年7月7日,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大草原奥肯耶保护区,创立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中国小伙卓强(右)和当地巡逻员下车观察情况。(新华社图片)

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面临的挑战

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当前非洲生物多样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优势正在迅速消失。经济方面,近年非洲多国工业发展迅速,本土制造业不断兴起,工业园区与工业废料排放持续增加,不仅破坏非洲原始的资源地理环境,而且严重影响非洲的自然生态系统。社会方面,20世纪以来非洲人口数量激增,多国生育率超过6.2%,预计2050年非洲人口数量将增长到25亿。快速增长的人口一方面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对农业种植也提出更高要求,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负担。生态方面,非洲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正遭受巨大损害。东非和北非多国遭受70年不遇的蝗灾,南部非洲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国遭受连年干旱,肯尼亚山、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和乌干达鲁文佐里山等著名高山冰盖不断缩小。生态问题不仅让非洲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直接遭受极大危害,也让非洲面临粮食减产、地区冲突、传染病多发、恐怖主义扩散等多重负面影响,导致贫困人口持续增加。由于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正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差异,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在组织架构、可持续发展以及话语权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组织架构不足。在机制设计上,中非合作论坛等中非大型交流平台更偏向于政治和经济合作,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等内容关注较少,缺少专项合作机制与平台。在执行方面,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跨国性、公益性和非政治性等特点,其实际操作多由非政府组织来执行。关于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的执行组织仍然较少,官方和民间活跃组织数量与中非丰富的自然资源不匹配。在维护方面,中非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投入仍相对较低,相关金融机构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领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资金投入规模相对较小。

二是可持续性不够。生物多样性合作需要长期持续的管理运营和资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保证可持续性是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方面,非洲一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存在不稳定性,许多生物多样性合作项目处于国家交界地区或部落社区,当地环境的不稳定风险导致合作的可持续性面临威胁。另一方面,生物多样性合作涉及农业、旅游业等经济产业,在执行中可能会触及当地不同团体利益,从而导致冲突和不可控风险。此外,中非双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理解存在差异,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利益的平衡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造成双方在保护方式等方面出现分歧。

三是话语权缺失。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国际议程主要被西方主导,中非在这方面的话语权相对缺失。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西方国家掌握着主要的国际传播渠道,故意对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偏见性报道,或将非洲生态破坏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散布中国基建破坏非洲当地生态等言论。其次,中非缺少优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代表性产品,导致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未被国际社会广泛发现。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媒体每年推出多部涉非生物纪录片,抢占涉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话语权。再次,非洲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对西方国家仍存有巨大依赖,这些依赖既包括西方国家官方和民间对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直接资金投入,也包括西方通过媒体和影视作品对非洲生态进行宣传从而为当地带来的旅游收入。

2018年8月,纳米比亚农业科技官员埃利娜(右)来华学习治沙经验和技术。图为她与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刘虎俊在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考察。(新华社图片)

中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路径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新兴领域,背后是人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与社会发展理念。在中非合作论坛新二十年开端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召开之际,中国与非洲应发挥经验优势,打造合作平台,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合作。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机制。加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应以制度为重。一要搭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平台,积极对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目标,出台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优先政策,健全制度机制。二要制定长远规划和行动方案,拓展合作方式,设立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专项论坛和沟通框架机制。针对气候变化、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合作。三要出台中非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政策方案体系,支持非洲的生物多样性逐步走上恢复之路。依托中非合作论坛框架设立进展目标,周期性审查该战略实施情况并加以评估。同时,精准对接非洲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做到一国一策,精准适配非洲各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

第二,明确保护路径,完善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加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重在行动。中非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五彩合作计划”,明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内容与实施方法,为后续合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和路径。一是划定开发红线,支持非洲国家对原始森林、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进行绘制、界定,对保护区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协调经济活动与工业活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让步,避免其过度扩张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二是坚持绿色发展,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系列举措,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提前评估中非合作项目的环境影响风险,并明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当地生态保护的责任归属。三是优化蓝色产业。中非都拥有巨大的海洋和水产资源,双方应联合制定海洋经济开发规划,优化海洋产业结构,避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四是扩大金色产出。非洲在粮食科学育种、种植技术、机械收获等方面有广泛需求,中非应加强粮食安全合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到保障民生的行动中。五是促进碳减排。全球气候变暖深受人类活动影响,其中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中非应深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严格按照碳中和目标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1年6月2日,在乌干达卡隆古区卢卡亚镇中亿农业园,作业员赫伯特·阿加巴操控中国提供的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新华社图片)

第三,强化保障支持,夯实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基础。加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应以保障为基。一要加强技术保障。以生物多样性合作带动中非生物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合作,发掘潜力进行产业化发展,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为当地带来实际收益。加强对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和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海洋生物养殖业等具备积极生物保护意义和较高经济效益产业的推介力度,引导民间资本与企业运用灵活方式经营。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可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基础上成立专项基金,建立数据库,为组织运转、宣传推广和人员培训等提供支持,并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该领域的投入。进一步挖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潜力,促进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带动经济繁荣,反哺非洲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环境复原力。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专门人才培养纳入中非教育合作内容,推进科教融合,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研究课题、培训项目,联合启动非洲生态脆弱区研究和保护行动,发布研究报告。积极培育专业智库和培养专门人才,致力于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制定时间规划,商定相关标准和方案,并与联合国、非盟相关规划目标相适应,评估合作成效。

第四,注重协同创新,扩大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国际影响。加强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应以创新为继。一要创新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的议题设置和话语方式,积极展现社会发展、公平和包容性等理念,加强智媒融合,强化与联合国、非盟、非洲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提升中非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能力。设立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机制,发布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发展报告,让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议题,提升话语权与影响力。二要创新传播方式,通过联合拍摄或组建跨国团队等方式制作相关纪录片、动漫、电影作品等,依托中国在非媒体网络与四达时代、传音等企业力量,建立传播矩阵,创新传播方式,更多使用新兴媒体平台,制作适合非洲本地传播的公益作品,讲好中非生物多样性合作故事。三要创新执行主体,形成政府强化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炼总结推广中非生态治理经验,发挥智库、高校、企业、商协会、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优势及作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中非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通过加强中非旅游、农业、人文、友城等领域合作,实现中非在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领域的共赢,增强中非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是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五位一体”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路径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A129)和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ZD1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附件: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2004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38296号-17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3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 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2810,86-10-65962827